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

分类: 历史

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

公孙龙在赵之时

自古以来人无完人,但是也没有没有用的人,一个人的一些小技巧或许很多时候看来都很搞笑,没有用,但是其实都能发挥作用,这一点在很多历史故事中都有证明过,比如著名的鸡鸣狗盗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今天小编就再给大家讲一讲这样的一个故事,这件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主人公就是当名的名家大学者公孙龙和一个善呼者。

公孙龙的画像

公孙龙的画像

公孙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在当时受到了很多人尊崇,因此很多人都希望拜他为师跟在他身边学习,有一次公孙龙在赵国想要出去游学,手下的弟子都想跟着去,公孙龙说:“一个没有才能的人,我是不能和他一起去游说天下的。”这时候有一个穿着朴素的人来求见公孙龙,他说:“我擅长呼喊。”公孙龙就对自己手下的人说:“我的门下原来就有能呼喊的人吗?”结果都回答说没有,于是公孙龙就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弟子。

过了几天之后,公孙龙前去燕国劝说燕王,到了一条河边,但是船只却在河的对面,于是公孙龙叫来了那个“善呼者”,那个人在河的这边一声呼喊,船就过来了,因此公孙龙等人得以渡河而去,这个故事再次告诉了我们一个人他的一技之长即使有的时候会很没有意义,但是在有的时候却能发挥出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作用来。所以说,哪怕是圣人在世,也不会拒绝和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交朋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文化思想百花齐放的年代,有着无数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根据自己思想的核心内容分成了诸多的流派。而在诸多贤人之中,公孙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公孙龙他是什么学派的呢?

名家学者公孙龙

名家学者公孙龙

公孙龙是当时有名的名家学者,同时他和道家的关系也比较微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公孙龙一生的著作《公孙龙子》并没有收录在名家的著作之中,反而是收藏在道家的典籍里面,不得不说这是比较令人玩味的。当然公孙龙在名家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名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倡的坚白论、白马非马等观点可以说是中国逻辑哲学的开端,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了公孙龙,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名家,名家,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名和实的关系,并且以此为核心展开探讨的学派,这个学派有一个非常知名的点就是其中的成员都非常善于辩论。说到动嘴皮子的功夫还真没有多少人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在当时其实很多名家的人都混得不错。名家最先讨论的主要点是“刑名”之间的关系,用来研究刑法概念,后来逐渐脱离出去,开始研究“名和实”的关系,并且通过激烈的辩论来说服别人,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比较奇特,不够科学,而且在辩论的时候又经常流于诡辩,所以名家的名声在后来其实一直都不好。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辩论,那就是“白马非马”,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白马非马”的观点,也就是说白马不是马,或许说到这儿很多小伙伴都已经困惑了,白马不是马,这怎么可能呢?

公孙龙白马非马

公孙龙白马非马

首先从辨证论的角度上公孙龙的这个论点是关于物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他探讨了逻辑学里面的“个体”和“一般”的关系,并且将他们之间的联系斩断,同时夸大他们的区别,形成了这么一种形而上学的一种思想。这个观点其实从一种角度上来说是一种正确的说法,公孙龙没有说错的,这只是集合论里面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在公孙龙的表述之中,将白马作为一个个体,而马作为一个一般情况,马是马,白是马的附加属性,所以白马这个个体并不是马这个一般情况,得出了白马非马的结论。

或许说到上面小伙伴们还不好理解,那么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两个集合,一个集合就是白马,还有一个就是马,自然这两个集合是不一样的,白马这个集合就不是马这个集合,因此可以得出白马不是马,然而白马这个集合是包含于马这个集合之中的,所以也可以说白马是马。这个观点说不上完全的错误,但是公孙龙主观的忽视了马和白马内在的联系单纯的夸大了一个命题之中主语和述语之间的差别,对于这句话,古龙先生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个人觉得就是一种很好的理解方式,那就是“女朋友不是朋友。”

邹衍 公孙龙

邹衍和公孙龙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身上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他们都很有自己的思想,都能言善辩,并且他们所处的朝代是一样的,那么关于邹衍和公孙龙还有哪些资料呢?

公孙龙画像

公孙龙画像

邹衍出生、死亡的时间在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邹衍约公元前324年的时候出生,约公元前250年的时候去世,所以他大约活了70多岁。邹衍生活的年代诸侯国有很多,他所处在齐国,后来齐闵王的帝制运动失败,齐国的形式比较危机,刚好,燕昭王此时广招贤人,所以邹衍就去燕国了。在燕国,邹衍得到了燕昭王的重视,但燕昭王去世之后,新君和燕昭王不一样,所以邹衍后来又回到了齐国。

公孙龙出生于公元前320年,去世于公元前250年,他是赵国人,因为当时平原君喜欢名家论辨之言,所以公孙龙曾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想要攻打齐国,公孙龙带着弟子,来到燕国,劝燕昭王“偃兵”,燕昭王答应了,可是公孙龙不信。

公孙龙能言善辩,令燕昭王无言以对,之后公孙龙帮赵惠文王解决了很多军事上的事,不仅如此,他还给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君主很多建议,比如他曾建议平原君不要受封,在听了他的理由后,平原君采纳了。

邹衍和公孙龙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哲学家,他们也用自己的思想和聪慧帮助那个时期的君王解决了很多的困难。

公孙龙与魏牟

在战国时代,公孙龙的一生也算是活得比较久的了,有着很多精彩的故事流传下来,其中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他和魏牟的故事,说到这个故事,小编就先来介绍一下两人,公孙龙是当时有名的名家大师,而魏牟则是当时魏国附属中山国的王子。

名家大师公孙龙

名家大师公孙龙

据说两人有过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这段对话还牵扯到了庄子,事实上也是庄子引发了这段对话,据说早年的时候魏牟和公孙龙非常交好,后来就成为了庄子的粉丝,估计公孙龙因此不满,就去研究庄子的学说,结果怎么都看不懂,他就问魏牟说:“我这个人也算是很有文化了,少年的时候就学习了古代的圣贤,懂得了如何判断事物的不同和相同点,并且能够把不对的说成是对的,但是为什么我听了庄子的话,却觉得非常迷惘,开不了口了呢?”

魏牟笑着说:“你大概听说过坐井观天的故事吧。”然后说了一个青蛙傻乎乎坐井观天的故事,接着说道:“你公孙龙虽然已经不错了,但是你的能力还没有到那种可以分辨世界上的是非的程度,这样的能力要想去了解庄子的言论就跟让一只蚊子去背一座大山是一样的。庄子的思想就像是这玄奥的天地一样,散布于诸天之中,深沉不可揣测,你居然想要用简单的观察方法去得知它的奥秘,用自己的诡辩的方式去表达它。这不是以管窥天吗。现在的你是学不会的,还不如走吧,以免出现邯郸学步的惨剧。”公孙龙就逃跑了。

--免责声明-- 《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这篇文章828la40757。

【结语】: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公孙龙在赵之时的故事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0757'></small><noframes id='828la40757'>

  • <tfoot id='828la40757'></tfoot>

      <legend id='828la40757'><style id='828la40757'><dir id='828la40757'><q id='828la40757'></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0757'><tr id='828la40757'><dt id='828la40757'><q id='828la40757'><span id='828la40757'><th id='828la40757'></th></span></q></dt></tr></i><div id='828la40757'><tfoot id='828la40757'></tfoot><dl id='828la40757'><fieldset id='828la40757'></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0757'></bdo><ul id='828la40757'></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