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

分类: 历史

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

邹忌怎么死的

关于邹忌是怎么死的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关于邹忌最后的结局,我们可以从部分野史上探出个一二。邹忌最后在齐国是以装疯卖傻度过的。

邹忌剧照

这还要从齐国的另一位名将田忌说起,除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在战场上的田忌可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名将,但是在齐国他却受到排挤,邹忌是齐国国相,而田忌是大将军,握有兵权。邹忌这个拿笔杆子的到时候怎能和他抗衡。于是邹忌心生一计,他联合齐王暗中陷害田忌,由于田忌的功勋过大,威望也越来越高,在军中田忌的美名和威望不相上下,试问哪个君王能不担心手下篡位的。就和邹忌联手唱了一出双簧,栽赃田忌造反,田忌远逃楚国。然而这一举动却为邹忌埋下了极不稳定的因素,可以说是后患未穷,既然田忌的军权被齐王收归国有,那么齐国上下唯一能与自己抗衡的就只有邹忌了。

这时候的邹忌可能随时面临杀生之祸,因为相权没有军权,而现在王权掌握在相权,这是极不平衡的存在,就算邹忌对威望有恩,但是田忌没有了,这军权仅仅在一个人手里,自己到时候拿什么自保。同时齐国周边的国家也陆续被打败,可以说齐王当时的忧虑就只是内部王权和相权的关系了,这时候,邹忌疯了,疯的是那样彻底,那样果断,试问这时候不疯,难道等人头落地才疯吗!为什么要疯,因为这是邹忌的聪明才智告诉他不惜要这么做了,再不疯就是死。

邹忌变法

齐威王即位后的不久,邹忌抓住了齐王求贤若渴,立志改革的心,他主动谏言,并提出著名的“鼓琴”原理,用乐器如何才能弹奏出动听的音乐来比喻君王和大臣的关系问题,观点明确,立场鲜明。齐威王很赏识邹忌,封他当相。

邹忌推行法家

邹忌推行法家

邹忌在齐国推行法家政策,主张设立学宫邀请各学派的集大成者来此著书立作,反对儒家学术,主张选择君子担任官吏防止小人当权,主张修订法律。

邹忌对人才非常重视,他认为好的当权者要有好的执行者才能做到上传下达,才能共同建设国家社稷。对于邹忌推荐的人才,齐威王当然也非常重视,把每一位忠臣都当作身边的宝。所以当时齐国的人才可以说是最多,当时的思想家正是有满腔热情治国,但是无奈以前的君王不赏识,既然齐威王求贤若渴,自然都带着自己治国或者带兵,或者管理经营的知识来投奔齐国。

据说后来的孙膑也是因为田忌的推荐惨担任齐国的军事,这应该都是邹忌推行法家看中选用人才的功劳吧。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的确是齐王要做的更好一些,所以很快齐国内便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君臣好比鼓琴,大弦奏出的音乐虽然浑厚,决定了乐曲的风格、走向,但是只有和小弦的娓娓道来相结合,才能使音乐深深留在人们心中,治理国家也是一样。除此之外,邹忌在对广开言路上也为齐王提出宝贵意见,至此齐国上下统一,期望意见能很快被百姓采纳,百姓遵守起来也特别得心应手,齐国的繁荣昌盛和邹忌的一系列变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齐威王邹忌

因为齐威王广开言路,勇于纳谏,重用人才,他的身边才会聚集着一些贤德有名志士。朝廷里拜邹忌为相,辅助齐威王的政务处理,武职上拜田忌为将军,并以孙膑为军师。齐国在齐威王等人的励精图治之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为天下所敬仰。这其中离不开齐威王同邹忌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的构建,也成为后世君臣的典范。

邹忌和齐威王

邹忌和齐威王

邹忌原本只是一个平民琴师,而且琴艺超群,正好齐威王也喜欢弹弹琴,所以邹忌得以凭借琴技见到齐威王。一日,齐威王正在屋里拨弄琴弦,被邹忌听着,邹忌大大咧咧地推门而入,说齐威王这琴弹得很好啊。估计触动了齐威王的爱要面子的性子,心想我偷偷在这里弹琴,你凑什么热闹,不愉快地问邹忌他哪里弹得好了。邹忌就打几个比喻还和国家的治理扯上关系,说大弦如春天,就像圣明君主;小弦清明,就像尽忠的臣子;手指控弦恰当,就像政令得当;声音和谐,高低音不相互干扰。齐威王听了,的确很有道理,觉得邹忌对于政治还是有看法的,不久就拜他为相。

在邹忌为相期间,多次向齐威王谏言,而且都是直切事情本质有价值的谏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齐威王听取了邹忌的建议,奖赏纳谏者。而且邹忌提出这建议时,还是像讲故事一样给齐威王指出了其中的深刻道理。邹忌说他本来对自己的容貌很是自负,就分别问他的妻子、小妾还有客人,他同城北那个公认的美丽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但是妻子因为爱他,小妾因为怕他,客人因为要有求于他,所以都违背了事实说他更美。然后话锋转到齐威王身上,以他现在的地位,更会深陷假话当中。齐威王觉得很有理,就以奖赏的形式来刺激众人积极进谏,这一做法十分有效。

邹忌图片

邹忌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但他却不依靠貌美,用自己的才华得到君王的认可,从鼓琴自荐到积极向齐王进谏,再到推广法家学说,修订法律,邹忌在用他的聪明才智证明自己能为齐国出一份力。

邹忌图片

邹忌图片

齐威王立志改革成为邹忌参政的契机,邹忌也并没有让齐王失望,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齐国国内一派欣欣向荣,民众生活富足了,国家治理起来就减少困难。

这还得多亏邹忌的一个小心得体会,通过和别人比美,邹忌参透了人心的利己欲,他深知一些喜欢阿谀奉承的人,其实心里都在像他自己,邹忌马上向齐王进言,说是君王应该是已经被蒙蔽双眼很久了,您的宠妃啊,下人啊,之所以都说好话,是他们怕得罪您,不希望您降罪。

还有君王您最好想城中的百姓征集意见,而且不是一般的征集,是扩大奖励的力度鼓励他们来谏言。正因为这样,城中不和谐的声音越来越少,因为齐王听取百信意见,等于是为民办事,老板姓最喜欢的就是自己担心的事情得到解决。

在引荐人才方面,邹忌凭借他广大的胸襟,在可行各业召集了一批又一批的有才能的人,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处理政务上,邹忌多采用善于提意见,敢于进谏的人,在带兵打仗上,邹忌多选择目光长远的人,当然也有身体素质极强的勇士,来增加齐国的战斗力。

后来在处理田忌的事件的时候,有让人们看到一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邹忌,当自身利益受到挑战的时候,邹忌同样会同饿狼一般,尽一切办法排除万难,保留自己。

邹忌简介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富强。

邹忌

邹忌

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抓住机会,通过将君臣关系比作鼓琴奏乐,获得齐威王赏识,被封为相国,邹忌在如何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上有独到的见解,他首先告诉齐王,要想得到百姓信任,首先要自己做好,为人君王的要快开言路,不单要知道别人赞美你的,更要知道别人批评你的,往往会批评你的才是最关心你的

。邹忌是法家学术的推崇者,所以他极力建议齐王修订法律法规,有了文字的规范后,大家都有所收敛,贪官污吏更是落得悲惨的下场,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邹忌向来赏罚分明,而且奖赏力度极大,一部分是为了尽全力留住这些将来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一部分也是在为帝王排忧解难。邹忌本身就非常有才华,在讽齐王纳谏中途用自己生活中的事总结出齐王面临着同样的考验,果断建议,齐王也虚心采纳,导致齐国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齐王也因为百姓的建议努力完善自身,加紧为民利民政策的出台。

邹忌在选用人才上也做出杰出贡献,他大度,有君子风范,邹忌除了帮助齐王排忧解难外,还不断寻找和发现能勤勤恳恳为齐王做事的可用之才。但是在孙膑和田忌地位提高后,他也产生了不安定的心理,他设计陷害田忌,迫使田忌远逃楚国。最终邹忌也因为军权过于集中,恐惧齐王的势力,选择装疯自保。

--免责声明-- 《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这篇文章828la42848。

【结语】: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邹忌变法怎么回事 揭秘邹忌怎么死的】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2848'></small><noframes id='828la42848'>

  • <tfoot id='828la42848'></tfoot>

      <legend id='828la42848'><style id='828la42848'><dir id='828la42848'><q id='828la42848'></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2848'><tr id='828la42848'><dt id='828la42848'><q id='828la42848'><span id='828la42848'><th id='828la42848'></th></span></q></dt></tr></i><div id='828la42848'><tfoot id='828la42848'></tfoot><dl id='828la42848'><fieldset id='828la42848'></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2848'></bdo><ul id='828la42848'></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