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

分类: 历史

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

李自成崇祯

李自成和崇祯,一个出身农民阶层,一个出身高贵的皇族;一个成为了名噪一时的“闯王”,一个成为了昏庸的亡国皇帝。

崇祯自缢画像

崇祯自缢画像

他们有着不同的出身和人生经历,但却有一个相似的的结局,李自成被农民从背后用锄头打死,崇祯自缢于柏树之下。两个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在历史的一次次的意外之下,产生交集,并且密不可分。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两个人是怎么互相评价的吧。

李自成对于崇祯的评价是“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这句话的大意是“当今天下动乱,并不是皇帝的过错,只是因为皇帝旁边的奸臣太多,大臣大都结党营私,为自己着想”。乍一看,李自成对于崇祯的评价还是很公正合理的,但是细一想我们可以看出,这可能不是李自成的真心话,这句话只是说给民众听的,是为了给自己树立一个高大宽容的形象,收拢民心。其实,在李自成的眼中,崇祯就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不然他也不会再一进北京城,就将崇祯帝后暴尸街头。由此可以看出,李自成还是非常怨恨崇祯的,所以上面这句评价的可信度不高。

李自成对于崇祯是表面宽容,实则怨恨,那么崇祯对于李自成又如何呢?

在崇祯的眼中,李自成就是一个草莽英雄,是一个出身低贱的莽夫而已,虽然大明的灭亡和李自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崇祯看来,大明的灭亡完全是自己的过错,错信了好多奸臣。所以,后来李自成攻打北京城的时候,曾经派人求和,但被崇祯皇帝拒绝了,虽然拒绝的原因是多方面综合的。

但是从根本来说,还是崇祯皇帝对于李自成这类莽夫的不屑,宁愿自缢也不愿向其低头。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正午,闯王李自成率领大军正式开始攻打大明帝都北京城。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

惨烈的攻城战持续了一天一夜之后,双方都伤亡惨重。到了第二天,李自成招来投降的太监杜勋,让他向城上的军士喊话。但是守城的将军提出双方交换人质,让杜勋与圣上面讲,急于向李自成表忠心的杜勋拒绝了人质交换,独自一人进入城中面见崇祯。

见到崇祯的杜勋一面假惺惺的关心崇祯,一面向崇祯提出了李自成“议和抗清”的要求,当然朝廷需要给大顺军百万两犒赏军银。此时的崇祯还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向旁边的魏藻德询问意见,可是早有二心的魏德藻只是一言不发,任由皇帝急的团团转。一贯优柔寡断的崇祯只好给了杜勋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让其离去。

等到杜勋离去,崇祯又向旁边的魏德藻征求意见,但此时的魏德藻还是一副唯唯诺诺,莫衷一是的样子,看到此景,崇祯大怒拂袖离去。随后,崇祯亲拟《亲征诏书》表明自己要与守城将士共存亡,至此,正式拒绝李自成的议和请求。

崇祯拒绝议和除了身边大臣的干扰和自身的优柔寡断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明传承数百年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治国思想,这种治国思想深深的烙印在了大明历代君王的思想之中。在这种略显极端的治国思想的促使下,崇祯皇帝才有了必死的决心,最后落了个自缢的下场。

李自成为什么起义

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有很多,他的起义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只不过他很好地顺应了这个大势。确切的来说,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有三。一是明末裁驿,导致当时的他失去饭碗;二是明末混乱,民不聊生;三是李自成的个人所具有的反抗精神。

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

明崇祯初年,“节俭”的崇祯皇帝为了节省国家开支,贴补皇宫专用。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发布了一个或许会令他后悔终生的命令,那就是裁撤驿卒。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皇宫在今后的一年时间里不用为了经费而发愁,但是这也导致了大批被裁撤的驿卒加入到当时的反抗军当中,因此命令而失去饭碗的李自成也在其中。

电影《大明劫》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述明末的社会乱象,中央政府混乱不堪,政令不通,地方政府官员贪污成风,基层的乡绅和地方官员勾结大肆占地,底层的民众更是食不果腹,苦不堪言。而此时被蒙在鼓里的崇祯皇帝不但没有一点体恤民生的举动,反而还向陕北农民加重赋税。这一举动使得本来就生存艰难的农民不得不举起反抗的大旗,同样受害的李自成自然就加入到起义军之中。

李自成尚武厌文,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棒,成人之后的他更是勇猛好斗,也因为数次和别人斗殴进了监牢。由此可以看出,李自成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在失去饭碗,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他所能想到的就是反抗,反抗这个令他痛苦的源头。

李自成为什么叫闯王

一提到“闯王”,大家一定会想到李自成,其实,历史上叫“闯王”的有三人,分别是高迎祥、李自成、李来亨。其中高迎祥是第一个自称“闯王”的人。

闯王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

1628年,高迎祥起义反明,随着起义军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迎祥等人也意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于是他联合诸路联军,组成36营,高迎祥是领袖之一,被手下称为闯王。

李自成在1630年率饥民起义,先投起义军不沾泥,后投高迎祥,由于李自成作战勇猛果敢,被手下称为闯将,同时也被高迎祥所器重。

后来,高迎祥兵败被杀之后,李自成就自然而然的继承了高迎祥的“闯王”称号。李自成继位之后,大肆收拢民心,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庞大的人民群众的免费宣传下,李自成的“闯王”称号越来越为人们所知。

出了对高迎祥的尊重之外,李自成继承“闯王”这一称号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农民阶级的特有的局限性。李自成自己读书不多,对于“闯”这个字,在他的理解之中,“闯”就是勇猛,不屈服的意思,很符合他本人的性格特点,所以李自成很欣然的继承了“闯王”的称号。

李自成兵败之后,起义军在不确定他的生死之后,决定由有“小闯王”之称的李来亨担任起义军的领袖。自幼跟随李自成南征北战的李来亨,从小对李自成崇拜不已,自然也就接过李自成的传承你,自称“闯王”,率领起义军继续与清廷抗争。

李自成是怎么死的

有关李自成是怎么死的,现在有好几种说法:

兵败的李自成

兵败的李自成

第一个是李自成在九宫山自缢而亡。这种说法来源于清军将领的战报,那个将领在战报中说,李自成被自己率领大军追赶到九宫山之后,逃入到茂密的山林之中,此时清军只能先将周边包围起来,然后发出悬赏,诱使附近熟悉地形的乡民进山搜捕。最后,李自成带着仅剩的二十几名士兵一不小心进入到了乡民设下的包围圈,最终绝望的李自成在一棵大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个是李自成在败逃的途中被其手下杀死。传言说李自成既没有出家为僧,也没有自缢九宫山,而是蛰伏起来,继续抗清。在他转战粤北的途中,军队的内部矛盾达到了顶峰,最终李自成被不堪忍受的手下叛军所杀死,死于马背之上。

第三种是李自成战死说。根据《通山县志》记载,通山程九伯在牛迹岭下击溃了一支闯军,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李延,他们认为这个李延就是李自成,于是李自成的战死说就流传开来了。其实,这种说法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纵观李自成的所有名号和字号,根本没有“延”字。而李延在大顺军中确有其人,他就是大顺昭侯。

第四种是误杀说。李自成在逃到了九宫山之后,被困山林,由于饥饿难当,于是带领几个手下找到机会来到上下的村子里找吃的。吃饱喝足之后,李自成发现一个元帝庙,于是前去拜祭祈求上天庇佑,最后被一个农民拿着锄头从后面捶碎了脑袋。

甚至还有人说这个村民最后还凭此在当地当了一个小官。

--免责声明-- 《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这篇文章828la44281。

【结语】: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李自成崇祯的关系 李自成要与明朝和议是真的吗】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4281'></small><noframes id='828la44281'>

  • <tfoot id='828la44281'></tfoot>

      <legend id='828la44281'><style id='828la44281'><dir id='828la44281'><q id='828la44281'></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4281'><tr id='828la44281'><dt id='828la44281'><q id='828la44281'><span id='828la44281'><th id='828la44281'></th></span></q></dt></tr></i><div id='828la44281'><tfoot id='828la44281'></tfoot><dl id='828la44281'><fieldset id='828la44281'></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4281'></bdo><ul id='828la44281'></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