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未命名/ 正文

生活与哲学知识原理,什么叫哲学

admin2023-12-02未命名24 ℃0 评论

生活与哲学知识原理,什么叫哲学?

1+1=2,我们可以做是科学,但是为什么1+1=2?那就是哲学问题。哲学的问题大多都是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

比如: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但为什么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一看这些问题就够烧脑的。还有什么是正义的啊?什么是善良?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些问题究竟能不能追根究底?

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专业学过哲学的人一看就会摸不着头脑。

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程。这些个问题解决了没有?有没有唯 一的准确答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大多数哲学问题还都在解决的过程中。

没有准确的答案和定义为什么还要去追问?因为这就是哲学的本性和它的使命。

虽说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但是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出很多对生活来讲有用的知识。比如:牛顿的引力学,还有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都是在破解哲学问题的时候得到启发或暗示,才滋生出来这些伟大的理论。还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追问的都是什么是正义、善良、政治、教育、伦理方面的问题。

用哲学的角度来看。虽说这些问题都没有唯一准确的答案和定义,但是在追问的过程中,得到了生活上很多方方面面的实用知识,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力学等等都是在追问哲学的问题过程中在不断完善。

老子的《道德经》两千多年来有多少注释?仅仅五千字,但后人们为了理解《道德经》深邃的内在思想,用来为它注解诠释的著作都不知道有多少本书了。上百本还是上千本?著作还一直在增加。但这些著作有唯一准确的答案吗?没有。但各种注解都有它的功效。

哲学通常会被人认为是”智慧“的同义词,但柏拉图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智慧只适合神不适合人,所以我们人只能“爱智慧”,所以哲学不是“智慧”,是“爱智慧”。

所以哲学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没必要追究准确的定义。哲学的问题的本性就是:在追解这些哲学问题时得到有用的暗示和启发后,来不断完善人类方方面面的知识。

从哲学角度怎样分析东西方文明形成的原因?

西方起源于环地中海文明,埃及,古亚述皆农业大国,这是因为他们的地盘适合发展农业,两河流域如同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所以那个时期他们盛产的小麦就成了其他地区的生活必备品。为什么?翻开地图,查看地理地貌环境,你很容易发现希腊等地区大面积不适合发展农业,主要还是放牧,他们想要吃饱肚子只能做贸易交换,拿自己的东西去换取埃及的小麦或者从其他倒卖小麦的商贩手中换取粮食.

最早起源于古腓尼基,也即是今天的黎巴嫩地区,他们是早于希腊时期的,也正是他们的航海贸易推动技术和工商业的交流,象形符号逐渐向抽象符号转变,什么意思?也就是具象文字向拼音过度,因为交流便捷和效率的需要,这里我不细说,篇幅不够。古腓尼基人的字母是最早期的拼音文字,后来由希腊人改进成为希腊字母,再后来由罗马人改进成为罗马字母,为什么讲这个过程,是介绍两个信息点:

第一:他们的地理地貌是开放的,多民族互相纷扰,贸易往来频繁,商品经济发达。之前我们介绍过中国的地理地貌和埃及以及西方,三方的对比,这里不赘述。

第二:他们的语言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不如象形文字直观,但是使用的时候非常高效,象形文字是画,可是每个地方的人还不一定都画的一样,因为理解的不一样,所以用音来注明意思,这就导致拼音文字必须得有一个体系来进行严格规定,这就是最早期的语法逻辑体系,语言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什么?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所以不难想西方最早期为什么产生了早期的演绎逻辑这种东方或者说农业文明不具备的东西,在哲学上管这个叫语义逻辑,中国古代为什么没西方的逻辑,很简单,你用的是象形文字,具象的东西无法产生如此抽象的逻辑符号,尽管哲学家们有这样的能力,比如老子,但是普通人不具备,所以中国古代无逻辑。另外西方的文明类型是早期工商业,他们的社会类型不同于我们,这就导致思考和认识世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宇宙观不是一回事,在自私的基因节目的前面我聊过这个内容,往期也有,但是我不记得是哪期了,各位自己翻着看吧。

生活与哲学知识原理,什么叫哲学

第三:工商业贸易的频繁往来导致血缘社会,血缘关系被打破,你总是向外不断的去探索的,而不是父母在不远游,所以导致他们必须得具备冒险精神,这是其一。其二,工商业的制造去换取人家埃及人的粮食,埃及人又不傻,如果这个东西自己也可以造,凭什么把宝贵的小麦和金币给希腊人?所以希腊等地的人必须想尽办法,能尽其巧去夺得埃及人的目光,也就是他们必须创新,并且不断的创新才能换来埃及人的亲睐。其三,工商业讲究契约,其社会结构要建立在相对自由和平等之上,否则工商业无法发展,为什么?很简单,在强权政治之下,你的任何东西随时会被剥夺,你觉得如何?亦或者你的财产无法被绝对保护你为什么要做生意?再或者如果你们之间不建立在一个契约关系之上,而是对方天然压迫你的关系之上,工商业贸易如何进行下去?所以人权的最早期观念在此诞生,这也就是希腊人和雅典人为什么那么奇怪,各自的小城邦一个地方是一个想法,一个城邦内一片地区是一个想法,一个地区一家一户是一个想法,一家一户中一个人是一个想法,典型就是希腊和雅典地区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西方文艺复兴要寻回古希腊思脉,寻的就是这些东西,因为后来历史的发展,霸权政治将这些东西都搞丢了,帝国统治加上神学思想笼罩致使这些东西全部丢弃渐进。

基于上述简单的介绍,我们很容易理解古希腊的贵族们为什么那么有钱,或者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古希腊的神就是闹着玩的,而不像埃及地区,中国的天帝,印度的婆罗门那种森严的体制,就是因为以上我讲的部分原因,当然篇幅有限没办法详细说,这都叫什么?文明类型的地理发生学渊源。

希腊人既然不种地,那么就不需要脸朝黄土背朝天,其实说到底,社会压迫较少,在同时期比较人们相对自由,只不过分两种人,一种是只顾着温饱也就是只在乎和重视与胃有关问题的普通人,另外一种就是天天闲的没事,有钱任性的贵族子弟们,这些贵族子弟们天天聚集到一起探讨奇思妙想,探讨宇宙,这就是最早期的school,翻译为闲暇,他们在这里干嘛呢?吃饱了撑的,对没错,就是吃饱了撑的所以不用考虑胃的问题,于是大家伙为了助消化,那么就想一想石头和自己啥区别,为什么它是石头,而自己是人,这个问题你绝对见不到农业文明地区的老百姓想,就连他们那的老百姓也不想,这就是著名的自然哲学,也就是对本体论进行探讨。

有水本源、气本源、火本源、逻各斯本源的伊奥尼亚派。有数本源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谓万物皆数。有理神论和是者的艾莉亚派。有四根说和种子说的元素派。有原子论的德谟克里特和留基伯。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些人怎么不考虑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啊?对,你说的这些问题在他们眼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俗”,两个字“俗气”。这背后说明什么?说明这些哲学家所处的社会是没有多少矛盾的,也无需太多注意这些问题,人们的竞争不是很激烈,政治的恶性演化没有到一定程度,所以无法引起这些高档哲学贵族们的目光。

中国土地激烈的种内竞争

中国古代同时期诸子百家因为种内竞争太激烈,人与人、必须通过杀死对方,国与国之间必须灭国才能求存进行一个横向对比你发现了吗?说明我们的生存危机比他们要大得多,生存紧张度和压力也比他们大得多,原因很简单,人口数量太多以及人均占有比低,所以中国哲学系统一直在处理人与人的问题,除了老子一人深思天道,其他人其实不是哲学家,而是社会活动家、政治家。

而西方直到今天都没有多少人口,古代你想想能有多少人?而中国同时期多少人?今天多少人?直到乾隆年间中国农民和西方农奴就粮食和占地面积做个对比,数据显示18世纪工业革命前期,英国汉普郡农场的一个普通雇工,一日三餐的食谱如下:早餐是牛奶、面包和前一天剩下的咸猪肉;午饭是面包、奶酪、少量的啤酒、腌猪肉、马铃薯、白菜或萝卜;晚饭是面包和奶酪。星期天,可以吃上鲜猪肉。工业革命后,英国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1808年,英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上还要加上2.3加仑脱脂牛奶、1磅奶酪、17品脱淡啤酒、黄油和糖各半磅,还有1英两茶。而乾隆年间的中国人吃的是什么呢?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主要食物一直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怜,通常情况下,在春荒之际,还要采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时代,民众吃糠咽菜的记载比比皆是,为什么中国人爱吃鸡鸭的副产品,爱吃牛羊等的下水,四川的火锅最早为什么出现?这背后都表达着我们的生存之艰难。

据《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介绍,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余11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为35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才能过活。所以一旦遇到饥荒,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的情况十分普遍。

中国的全部土地,只有极少数例外,主要是种植人吃的粮食。中国没有大的牧场,也没有专为种植牲口吃的燕麦、豆类和芜菁等等。除了皇帝的御花园外,全国很少公园和其他公共娱乐游玩地带。中国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公路既少又窄。全国没有公地。大地主们也不肯划出大块土地来不事生产而改作娱乐或者运动的场所。所有耕地从不休耕。(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确实,传统中国似乎从来没有“公园”和“休耕”的概念。土地在我们眼中,唯一的使命就是生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一就是之前介绍过的因信风等原因致使中国的黄土层厚度居世界之最,适合发展农业文明。其二就是我们这地方太容易生育了。当然这个原因还可以细说很多内容,但不是今天的主题,我们不谈。

历史学家们认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实际的人口数比政府统计的还要多。乾隆晚年中国人均耕地的乐观估计是3.5亩,而同时期的英国,人均占有耕地10亩,是中国的3倍。此外,当时英国还有800万英亩荒地,也就是说,全英国每人尚能拥有1英亩(合6亩左右)的土地储备。整个欧洲情况与英国相似,“欧洲是一个遍布草原、休耕地和森林的地区,它从来不缺少可耕地”。(谢和耐《中国社会史》)了解了这个事实,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对中国的耕地紧张状况如此惊讶了。

英国人来到中国的第一天。就开始持续不断地惊叹中国的人口众多。使团总管巴罗说:“要说有什么令人惊叹的话,那就是人口之众多。自到达之日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天都蜂拥到岸边来。”(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每到一处,大路边总是站满了看客。根据一路上的见闻,副使斯当东判断,中国的人口密度比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还要多1/3。也就是说,马戛尔尼到中国时,中国人口估计在3.5亿左右。

如果你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发生,或者听过我往期节目的听众,一下子就会明白除了我刚才介绍的文明类型造成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制度等原因除外,为什么我们这边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或者说明朝就算有萌芽,也不可能生发的原因,所以明朝粉的幻想并且将这全部怪到清朝,其实是不客观的,完全没必要。

王在法下

大宪章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在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四百多年,公元 1215 年,英国发生一个著名的政治运动,叫自由大宪章运动,一听就跟契约有关。所谓“大宪章运动”是什么?实际上是英国各封建领主联合起来,跟当时的英王签了一纸协议。这纸协议严格限制英王的权力。其中 83 条说,英王只有宣战权和外交权,其他所有治权基本上归属于各封建领主,甚至英王的税收权都不完整,税收都必须跟封建领主协商,由此建立了英国历史上最早的“王在法下”的政治观念和社会习俗。这个东西最终铺垫了英国资产阶级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

因为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它相当于平民,是第三等级。第一等级:僧侣。他们控制人类的精神,有基督教解释权,所以他们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级:贵族,他们世卿世禄,世袭制掌握国家政权。第三等级就是平民老百姓。

而当时资产阶级作为第三等级,由于各封建领主更关心自己的经济收益,因此他们不压抑资产阶级或者第三等级平民老百姓进行经商活动,尤其是各封建领地之间统治薄弱区,更成为第三等级经商和阶级意识逐步发生的空白地区,这造成资产阶级逐步壮大,最终成为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社会力量所在。

但是!由于中国过早地消灭了封建社会,致使秦始皇之后开启的帝制集权时代之后王权势力极大,直到隋唐之后无法逆转,明朝君主专制,清朝君主独裁成为了中华文化最终定型样态无法产生社会变革。

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又不能在分立的文化摇荡中被疏散,导致中国近代或者说宋以后上千年,无法发育真正的近代思想体系、文化体系和政治结构力量。这才是原因,不怪秦始皇,不怪某一个朝代,这个原因背后的原因最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黄河以及游牧民族等原因导致中国必须走向大一统,这是集权为什么发生的原因。

第二:封闭的地理地貌环境导致在大航海时代之前避免了西方民族和人种的大肆侵扰,中华汉文化以及和游牧民族结合的文化得以保存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之前。

第三:佛教文化和思想从汉朝传入之后对中国民性塑造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个来自东方另一个国家的哲学系统,使我们的目光无法再次向中国的外部看去。

以上这几点后续我们讲佛教会再细谈,咱回到古希腊,他们一直很轻松吗?不是,也只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们轻松,我们来看看苏格拉底时期、他和弟子柏拉图就已开始了对文明的反思。

为啥他们不看星星了,要开始讨论人与人的关系、讨论政治、社会和国家了呢?因为生存紧张度上来了,他们不得不想这些问题,哲学思辨的逻辑游戏总归要回归到现实中去的。

这就是西哲史上著名的智者运动:智者学说首先是一种文化哲学,他们对当时文明社会提出了怀疑,什么怀疑?也就是说自己的制度是否唯一可信赖的,而且在所有的时代都是有效的。

什么叫现代文明?

这句话中国人听不懂的,或者说看哲学的时候咋就想不明白的一点,为什么?我先问一个问题:什么是文明?文明的进步意义在哪?社会进步的意义在哪?为什么我们自诩文明人?

中国人大多会回答当然是“法治社会”!其实搞错,你看“法制”和“法治”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今天难以理解法律?因为国人的思想中从来是“法治”而不是“法制”,古代的法家和今天的法律是两回事,古人的法叫“治理”的“治”指的是君王治理子民的工具。

什么叫子民,什么叫人民?从这两个词就能看出,前者是皇帝的财产,后者是由公民组成国家,法律只不过是君王治理天下的工具,于是前者的财产如何被治理,那就要通过“法”去“治”,之前我讲过这方面内容,回去听权力和特权的区别那期节目。

一个人的国家归属感和国家责任真的是在道德上优先于一个人的世界归属感和世界责任吗?

那么“制度”的“制”,这个“法制”是什么?是西方建立的是法制的制度,中国古代建立的是法治的手段。

我讲过,西方基本全部内容建立在人性恶、人本自私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经济学,所以他们从来不信人性,只信制度,他们建立的制度法制,叫“王在法下”,所有人都在法制下,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其实你以为这个是英国搞出来的吗?不是,是古希腊!今天西方的民主制度叫两院民主制,上议院叫参议院,下议院叫众议院。

(元老院)

要知道早在 2600年前,古希腊就是两院民主制,上院叫贵族院,也叫元老院,下院叫公民大会。西方今天例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早在 2600 年前的古希腊,就以不成文法通行天下,也就是到一个地方还是一样的用法,没有变化,他们没有约束,就像是封建领主对底下人发展工商业贸易不会加以任何干预,反而觉得是一件好事。

(公民大会)

古希腊人不信任法官,认为法官也是人。他凭什么像上帝一样决定被告的生死?因此古希腊人要找一群不懂法律的普通老百姓,组成陪审团,法官没有定罪权,公诉人和律师都面对陪审团辩论,陪审团的普通老百姓不是用法律知识,而是用生活常识判定被告是否有罪。法官没有定罪权,陪审团确定被告有罪,法官只有量刑权,根据当时的长文或非成文法,确定被告被判若干年的监禁或者被驱逐流放。所以把陪审团翻译成陪审团完全搞错了,其实法官才是陪审,所以这个翻译应该叫参审团。

最早的刑法很简答就是《圣经》中那个著名的扔石头的故事,这也就是投票的意思,所以英语中JU开头的单词一般都是和法律有关,而JU的意思是判断、裁决、扔出去、甩出去的意思,所以你看他们从来不觉得一个人能定谁的绝对生死,只有一群人可以,所以西方在苏格拉底之死这件事情上一直在不断讨论,直到后来基督思想的原罪等内容加之有了他们的司法制度,所以我之前才说,他们的死刑理解和我们这边所谓代表正义杀死对方是不一样的。他们基督里的原罪和中国讲的公德、道德、甚至可以和孝这个词的作用做个类比理解,是有着类似的效果。

(苏格拉底之死)

你从我上面讲的这些内容能发现,2600 年前在古希腊把这些东西基本都搞成型了,只不过有一些细节内容还需要时代的发展去处理,也就是说西方人的民主和法制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训而得出的规律,法律的英文是Law,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自然科学里的规律,同是一个词。法律这个东西是一个纯理性的产物,就像你发现自然律一样,是一个纯理性纯逻辑的推演。它不是根据某人的需要,而是根据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用理性排布一个法系。

康德把这个东西称为纯粹理性的道德命令,它是指道德和法律都是在这个系统上展开的。这跟中国法家理论为当局政治控制服务是全然不同的概念。

西方的民主法制经过两千多年的磨练和琢磨,才逐步形成完善体系。要知道古希腊当时的学者,比如柏拉图,比如亚里士多德,曾经对各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做过专门的分辨性讨论,比如君主制,僭主制,寡头政治,民主政治,他们不断地进行比较,说每一种政治形态各自具备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在讲什么?讲制度,讲法制。我们古代的诸子百家在讲什么?看似是制度,其实是法治和伦理框架,这些其实都是为君王提供的工具。

在古希腊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曾经其实是很荒唐可笑的,以至于很多人在那时候都说民主是个坏东西,是个可怕的东西。这就是著名的问题:苏格拉底之死,他居然是被雅典公民一票一票投票给赐死的,今天你听着这叫野蛮,但事实上他们一直是这样判决的,有点像《三体》中雷迪亚兹被砸死,大刘喜欢野蛮但简单的方式。

这种扔石头砸死人的事情是过去的一种刑法,以至于《圣经》中也有一个扔石头的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女人未婚先孕,人们很愤怒,说她淫荡失贞,应该用石头砸,这时候耶稣说,只有从来没有做过坏事的人,只有真正无罪的才能惩罚她,才能向他扔石头,可事实上谁没有做过坏事?人们很羞愧,纷纷放下了石头,这是基于基督思想中的人有原罪。

还有说到西方历史的制度,尤其是说到民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断地探讨伯罗奔尼撒战争,所谓伯罗奔尼撒战争就是古希腊的很多城邦分为两个集团,一个以雅典民主制为首的集团,一个以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斯巴达独裁政权为首的斯巴达阵营,两者发生过两次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

这两次战争民主雅典全部战败,西方探讨伯罗奔尼撒战争探讨什么?探讨民主制的缺陷。在雅典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公民对于任何将军,如果作战能力极强、战功极高、威望超众之人,他们居然在战争正在进行的时候,就用瓦片投票法把这些将军解职并且流放。为什么?害怕他们权力太大,声望太高,有一天成为独裁者,结果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城邦不断失败,还有就是罗马时期对阵汉尼拔,元老院制度的问题都在于此,这里推荐日本作家盐也七生的作品《罗马人的故事》《伯罗奔尼撒战争》尽管主观评价过多,但是不妨碍你作为基本的了解。由此可见西方民主法制不是一簇就成的,它是经历两千多年从粗糙到精致的琢磨,直到这些种自洒到了新大陆,美国把过去欧洲争论不断地东西给定死成为立国之根本。

而我们这边也有人性恶的理论,古人相信制度吗?这是个极其难以说明白的话题,我们留在以后的节目中探讨。

先说我们边基于人性恶所导出的但社会思想以及政治格局却和西方截然相反。西方的宪政这个社会走向也就是工商业社会结构的走向是防止权力的上层积累,什么意思?抑官,抑君主,也就是谁都知道官员不是个好东西,要把权力装在笼子里,并且对政府系统严加管控,这个法律叫宪法也叫大法,专门管政党政府和军队。

所以在西方,国王从来没有过于夸张的权力以及能量,如果让他们知道中国皇帝能够动辄上百万人修长城、挖运河,修坟墓,还有朱元璋的禁海令,大移民这都会让他们瞠目结舌的,今天我们骄傲于自己的这些文化遗产,可你要知道这背后都是人命和鲜血,都是压迫和苦难,所以这也是我从来不对故宫、长城等各种遗迹感兴趣的原因,我看到的不是它的雄伟、不是惊叹先人的技艺精巧等等,还请读懂什么是文化。

中国的法家自古以来叫恶民,人性恶指的是老百姓,法律不管官方更不管天子,法律管的是咋样把人民掐死管好并且管住,你去看看法家的全部内容,究竟在说什么,你就知道两边的区别了,在法家的观念中人民是暴民。这种观点都是从荀子这儿开端的,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孔子那么讨厌法家了吗?

因为孔子觉得法家是把人不当人!你翻开孔子的文字,探讨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孔子对法治社会,对法家是坚决抵制态度,各种引经据典,甚至直接告诉国君用法将亡国,他提倡用德,德才是良方,他认为法治社会严刑峻法的管控是对社会和人类文明的戕害,他很明白,法只能将君王和统治阶级的权力不断放大,并且难以被束缚住,他很明白严刑峻法只能使老百姓将全部的恶行调动出来。

为什么?咱们前面介绍过:民免而无耻,也就是法律不规定的只要有利可图,绝不考虑道德,这是不是在不断调动人们的恶性呢?所谓老子师傅告诉他的“反者道之动”。

刚才我们问问题说什么叫文明,现在大家明白了吗?由现代视角来看一定是制度!西方以人性恶、人性自私为起点出发,信制度而不信人性,并且他们有宗教思想“原罪”的管束。我们则是法律和传统道德双管齐下,各自都有办法,我不做评价,我也不会评价,只是做事实陈述。

但是人类之所以用法是为什么?或者说法为什么出现?我们想一下这个问题,大家知道人类在远古时代,从来没有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严刑峻法,那个时代叫以德治人,毕竟周围都是自己的亲戚,血亲社会,直到今天你也不会太好意思跟家人凡事讲法吧?周天子分封制也就好比这样的关系,家族企业,周围都是自己的亲戚,同姓异姓的区别罢了,所以在最开始法这个东西是个不好听的词,这也就是孔子为什么讨厌法,因为他梦想是周制,老子为什么对法不感冒,因为老子梦想的时代,原始氏族部落压根就不存在法,那叫慈,那叫爱,那叫俭,那叫不敢为天下先。

法治社会在人类文明中只产生了三千年左右,把直立人和猿人都算作人类的祖先,他们存在上百万年,社会类型是氏族社会,我们根本没见过他们用法来管理同类,你也见不到猴子或者猩猩社会有法律,既然不用暴力的严刑峻法来管理。他们用什么?或者说动物社会用什么?他们用一种柔和且弥散的血缘亲情关系来维系,他们用一种亲情和互帮互助,这是最初始的道德来维持社会稳定,我之前在《鲸歌》节目中跟大家讲过,道德永远是小范围内你和你亲属之间存在的东西,两点:第一,小范围。第二,与亲属之间。除此之外的道德你顾不上的。

所以你会发现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越低,社会稳定度越高,社会柔和度越高,社会暴力层面的显现度越低,你也见不到猴子和猩猩会把对方置于死地,打服气就行,闹矛盾了,一方跑过来示好抓个虱子顺个毛啥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家庭里夫妻矛盾的时候也是这样,给做个饭,嘘寒问暖一下,俩人就都笑了,于是和谐了,兄弟姐妹也是一样,稍稍一方主动的示好,表示歉意等行为都会换取到对方的理解,其实说真实的,动物社会不到发情期他们一般是不起冲突的,非常和谐的关系。

由此今天人讲什么叫文明,他来一句“法制社会”甚至他会打错字“法治社会”,其实这个打错恰恰是打对了,我们深思一下自己脑海中关于法律的观念,看看到底哪一个词适合。

如果高歌“法律”,恰恰说明人性的沦丧和道德的沦丧到达什么样子的程度,为什么我说道德?因为中国没有神学,你头顶的青天和神明不过是实用性崇拜的产物,本质上跟西方的上帝、伊斯兰的真主这样造物主的存在是两回事,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大骂国人只看重钱和利益了,说归说,事归事,人总要想着进步的,这个进步是什么?不是很多人大喊的西方那种,照搬不合适。

我看有的人举例子日本,麦克阿瑟给他们把美国法律照搬,现在也没改多少内容不是好好的,我想请你仔细了解和思考下日本的兰学和明治维新之后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化再说,我听太多这样的话,一直抬高西方,其实你了解下古希腊你就知道,西方除了近代科学的一部分内容,其所有发展皆为古希腊的火种延续罢了,就连我们常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内容也是,所以最怕愤青没脑子,我们需要的是与咱们相匹配的制度!这其中还要重视一个独特的文化产物,什么文化产物?就是中国古代血缘宗法性传统伦理社会结构的产物:道德。

你总不希望法律细分到连你上厕所都要用什么姿势,不对就收了你那玩意。这岂不是走向了一个极端吗?

什么是封建制度?

再补充一点,商代周之后,这是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也就是封建制度的开始,什么叫封建?不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封建迷信,这是由于近代日本和中国的学者由西方翻译错误所导致的,因为西方的皇帝类似封建制度,但是咱们这边是帝制集权,俩回事。

封建制度、封建时期仅见于周朝八百年。“封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第一本书中,也就是《尚书》之中。什么叫“封建”?分封建制才叫封建、分封土地给诸侯彼此之间是亲戚关系来论才叫封建,这一点要涉及周朝天命观我们这里不扩充,回听宗教节目去。我们只说武王克商之后,不能再继续用氏族部落邦联制,但是这种轮流执政的状态有可能一直延续到周代早期,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扭转过来的。

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封建制总归发生了,周王他把自己的血亲和重臣七十一人分封在中原周边乃至中原中枢用以屏护中央,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周天子,从商朝的天帝的客人变成了天帝的儿子,你可能会觉得这不是恶化了吗?从此之后岂不是更加霸权了?不是,不然孔子也不会这么喜欢周朝,因为周公旦制礼做乐后所给予的天命观叫”以德配天“,听出来尧舜那个时期的禅让味道了吗?也就是说周天子如果干不好,失德了,天命就转移了,天帝不让他当老大了,如果做的好就是合德,天帝就会让他继续当老大。你可能会问,这不还是白说,他是老大了,谁还敢反对,恰恰相反,如果周天子不好好做人,犯浑,底下人是很容易反对和推翻他的。

因为这个分封制,也就是封建制度指各封国它有自己完全独立的治权,也就是它有完全独立的统治权、外交权,有自己独立的军队,只不过是他们屏护中央的关系,听你周天子发号施令,至于大家听不听那不一定由你周天子说了算,这叫封建制度。

为什么周幽王讨褒姒妃子笑点烽火台呢?为什么一点烽火台诸侯们就带着士兵保护他来了?就是因为军权很大一部分都在诸侯手里,周天子只不过是大家拥护或者说保护的对象罢了,到后期甚至就是个吉祥物,好比东汉末的皇帝形同虚设,周天子的分封制这和后来的秦始皇开启的帝制那是两回事。你到明朝你皇帝点烽火台找你兄弟姐妹来带兵打仗?不可能。

所以自中国到公元前221年秦老大统一中国,建立秦制,什么叫秦制,指的就是中央集权的帝制,最大的政治举措就是建立郡县制。所谓“郡县制”,就是打掉各封国,或者各部落分封,然后由中央朝廷向地方委派命官,这叫“中央集权制度”,政治学上叫“君主专制制度”,所以你看不到秦朝有什么诸侯,连秦老大的儿子也才被称呼公子,都没有得到侯这个称号。

所以你看帝制集权实际完全是封建制度的反面,封建指的是权力的分散,而帝制则相反。后来项羽干翻秦朝之后,刘邦夺得天下,汉朝最开始也是很多个诸侯,类似封建但其中有很多秦朝的制度,所以是个半吊子,为什么?因为打天下之后你想收回诸侯的许诺和兵权没那么容易,刘邦办不到,所以刘邦晚年实际一直在恐惧和焦虑中渡过,天天担心有人谋反,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真正的恢复帝制集权。

其实我们也可以直接也就是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的封建制度彻底结束。这叫中国社会第二次大转型,即封建走向帝制集权,后来的咱们篇幅不够了,不能一直说下去了,反之自从这之后,基本换汤不换药,直到1840年清朝独裁统治衰落下台。

商周之变(原始氏族部落轮流制度统治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

周秦之变(封建社会到帝制集权,奴隶制消失)

唐宋之变(豪族社会到平民社会,中国历史再无长期分裂,大统一成了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进程)

古今之变(清末至现在还没结束,也就是农业文明转型到工商业文明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古希腊哲学家他们对当时文明社会提出了怀疑,什么怀疑?也就是说自己的制度是否唯一可信赖的,而且在所有的时代都是有效的。听懂上面我说的西方人的思路,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重视制度大于人性,而我们重视人性大于制度。

篇幅有限,只能从这个角度叙述,如果想要了解文明类型的差异原因,一定要追溯本源去重新理解东西方文化,了解一个文明的如何,最基本的就是从他的哲学系统开始,因为文明的思想是在哲学家们建立的思想通道中运行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什么哲学原理?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主观能动性原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是把各种花哨现象的衣服脱掉,露出事物本来的样子,从而直接在本质上做工作,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是局部的、个别的。不同的现象可以具有共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的现象。2、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离开事物的现象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提供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象又不等于本质,把握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本质的矛盾,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体现什么哲学原理?

粮仓中堆满了粮食,人们能吃饱穿暖,不会挨饿受冻,然后才会学习礼仪,产生气节和荣辱观。也就是说,只有在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才能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物质决定意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份条件。也就是说“仓廪实、衣食足”只是个前提。 话中还暗示了在人们没有得到生存下去的基本保障时就要求人们知晓礼仪气节,荣辱是非是不合实际的空想主义。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的哲学原理?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其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常常被人们提及,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但很多人常常把庄子要表达的意思误解为:生命短暂,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刻苦勤奋地学习。人生如白驹过隙,抓紧时间刻苦勤奋地学习自然很有必要,但这却不是庄子说这句话的意思。

庄子在说完此话后,紧接着又说:“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思是说,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看不到尽头的知识,这样是很危险的。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