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乡村体育/ 正文

现代散文类文本教学设计

admin2023-12-29乡村体育19 ℃0 评论

《散文诗》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荷叶 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以亲情为主题,写出了亲情的丰富与多样。

鲁迅先生的《风筝》洋溢着浓浓的手足同胞之情;
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描述了子女与父母的冲突;
《散步》勾勒了一个和美的家庭;
《荷叶母亲》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着爱的光辉,是难得的幸福与欢乐(正如红莲);
远离或失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深切,自己是何等孤单与无助(如同白莲)。

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真挚的情感去跟作者、跟母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去分享与珍惜真挚美好的亲情。

  在教学中,先由听歌引起学生共鸣——母爱,引出课文,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料介绍作者、听读课文、欣赏诗画、聆听音乐等,融入学生朗读、师生探讨交流、小组合作、师生练笔等形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听、说、读、练、思、赏、搜等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借此提高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学情分析   有人说,九零后的孩子是自私的一代,他们相当部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关爱,在享受的同时而忽视了父母付出,本节课的设计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学会体贴父母。

  我面对的是一群正需要用感情去感化的农村孩子,他们对语文的整体感知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因此,要上好这节课,教师就要做好引导,要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文中去,不能为学课文而学课文,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散文诗的感情,品味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指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借助赏析文章,理解文章主题,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

  难点:1、赏析文章,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

  2、学习借景写人、托物寄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今年5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

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

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

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初雪》)。

(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

”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4、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2)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
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
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

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

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理性感悟   师: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读《荷叶母亲》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1900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问题探讨:   (1)这首诗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生:着力描写红莲,重点是雨中的莲花。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生: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生: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金色花》   一、预习课文:   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衍(yǎn)   匿(nì)笑:偷偷地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瑞雪;
花中的祥瑞;
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
  攲斜 倾斜、歪斜。

  慈怜 (cí lián) 爱怜   荫蔽 (yīn bì)(荫今读yīn)遮蔽、隐蔽;
庇荫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   1、导语设计: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
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

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简介: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

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如果学生读不好,可一句一句地教。

)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

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3、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   (2)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

)(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

)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   (三个场景: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
读书,投影书页;
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

  五、体验反思:   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

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   2、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我们要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进行朗诵比赛。

  2、抄写课文词语。

  3、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第二课时 《荷叶 母亲》   一、复习检查   背诵课文。

  二、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天下儿女回报母恩的真切心声,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从古至今,歌咏母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母亲用“爱”作支架撑起的翅膀下。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是又一曲儿女发自肺腑的心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作家冰心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吧。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诗集),《超人》(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散文集) 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重音等。

)   3、思考: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荷叶护莲图;
图画中包含了莲花、荷叶;
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

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课文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体会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的变化。

  (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
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   2、红莲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作者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   父在一起赏莲的情景呢?请说说自己读后的理解。

  (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体会这句思想感情。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   五、体验反思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

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践,说说这场暴风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
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
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

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仿课文写法(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篇随笔。

  4、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散文诗》教学教案

一、文章简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二、总体目标:培养学生感悟散文诗的能力。

具体目标:1、培养吟诵诗歌的能力。

(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
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 2、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一块去感悟诗歌。

借助音乐、图片,通过朗读、理解、想象来逐步感悟。

先感悟《金色花》的美,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感悟来学习《荷叶母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朗读、理解、感悟。

2、引导学生寻找比较点,进行比较学习。

三、诗歌的主要特点及审美特征决定了“感悟“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说过:“辨于味而后可言诗”。

“辨味”就是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特定情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体验情感————这就是要品尝语言的滋味,揣摩形象的意味。

古人所说“披文、入情、讨源、受用”与此相同。

这些提法其实都可以说成是“感悟”。

1、强烈的抒情性,是诗歌的重要特征。

诗歌的感情可以直接抒发,还可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丰富的想象性,这是由诗歌形象的间接性决定的,它给人创造了无比广阔的思维空间。

3、鲜明的音乐性,这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

4、兼有散文自然、清新、飘逸的特点。

四、对“感悟”的理解 所谓“感悟”其实可以分为“感”和“悟”两个心理过程。

“感”即“感触”“接触”。

这个过程是以文本的细节局部为对象的。

这个过程是过渡性的,引发性的,读者的心理流向即刻向“悟”的方向发展。

所谓“悟”就是由表及里,见微知著。

可以说“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目的。

两者虽然不能截然分开,却还是有区别的。

一方面,“感”着眼于文本的组成部分,“悟”着眼于文本的整体;
另一方面,“悟”比“感”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感”强调的是审美客体,“悟”强调的是欣赏主体自身的认知和经验。

五、学习资料 1、【作家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

他生长于一个文学艺术气氛极浓的家庭,从小受到较好熏陶。

1878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法律,但致力于研究英国文学和西洋音乐。

1924年曾来中国,并著书、撰文,表达对中国人人民的情谊。

一生写有诗集五十多部,中长篇小说十二部,短篇小说百余篇,戏剧二十余种。

主要作品有诗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但在辉煌的背后却是他不幸的一生。

他在很小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在他三十五岁前后,亲爱的妻子死了,一双可爱的儿女也都相继夭亡。

这些不幸笼罩在他身上,却使他做出世界上最柔和甜美的爱的颂歌。

他想通过歌声,把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首散文诗表现的其实是一种理想中的母子之爱,甜蜜、默契,欢乐而神奇,甚至带有一种宗教色彩。

泰戈尔的想像多么的新奇而美妙,但没有人看了这首诗会想到20世纪初,也就是泰戈尔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是他个人最不幸的时候。

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

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

可见,他心中有多少的爱,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对自然的爱,对所有一切的爱,他是一个何其博爱的人啊!是爱支撑他写出伟大的关于爱的作品,爱的力量真的伟大,超越一切。

2、【作家介绍】 冰心,女,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文学家。

1923年燕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年去美国留学,获威尔斯女子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26年回国,曾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大学、清华大学等任教。

1938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系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三届理事。

1946年后,到日本东京大学任教。

1951年回国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全国人大一至五届代表,中国作协第五届名誉主席。

1919年开始发表文章。

1923年她的第一个诗集《繁星》出版,这是中国小诗最初之作,也是影响最大之作。

著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儿童文学集《小桔灯》等,此外还有一组关于妇女问题的小说,影响很大。

她的著作收集在《冰心文集》6卷本里。

3、【相关链接】——-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早在1881年,他就写了著名的论文《死亡的交易》,谴责英国对中国的毒药贸易。

1916年,泰戈尔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他预言:“中国这种巨大的力量一旦能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运行,那就是说掌握现代化科学,那时候,在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拦阻他们向前迈进。

”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

1937年,他在自己创办的国际大学里开办了中国学院。

4、冰心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泰戈尔!美丽庄严的泰戈尔!当我超过“无限之生”的一条界线——生——的时候,你也已经越过了这条界线,为人类放了无限的光明了。

只是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你—— 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我读完了你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的觉得澄澈——凄美。

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心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
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词;
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

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哀;
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籍我心灵的寂寞。

这时我把笔深宵,追写了这篇赞叹感谢的文字,只不过倾吐我的心思,何尝求你知道!然而我们既在“梵”中合一了,我也写了,你也看见了。

1920年8月30日夜 5、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泰戈尔和冰心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国度,年龄相差近40岁,泰戈尔出生于1861年,冰心出生于1900年。

但是泰戈尔的《飞鸟集》对冰心的文学创作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诗作只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

后来受到《飞鸟集》的影响,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春水》。

《繁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诗集。

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

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其实不是偶然的,有着必然的因素。

两人都长在优裕而温暖的家庭里。

泰戈尔说“我小的时候,得益最大的便是文学与艺术的空气弥漫于我的家庭”。

冰心的母亲也是有文化的人,喜欢看书,冰心说:“我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中最好的一个”。

幼年的冰心深受家庭的熏陶,五六岁便开始走进书的天地。

泰戈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泛神论。

“爱”又成为他解决一切纷争和实现理想的基本力量。

冰心从小进入教会学校读书接受了“爱一切人”的基督教义,这与泰戈尔的“爱的哲学”是契合的。

因此冰心很容易就接受了泰戈尔的哲学思想。

把“歌颂母爱、歌颂童真、歌颂自然”,作为她早期诗歌散文创作的主题。

《飞鸟集》是写儿童心理的小诗集。

它写了儿童对母亲的爱,儿童眼里奇幻的世界。

冰心由此得到启发。

不仅从思想上,而且从艺术形式上,《繁星》、《春水》都可谓是中国版的《飞鸟集》。

而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6、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译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7、关于《罗摩衍那》:古代印度人不注意自己的历史,尤其不注意系统地记录自己的历史,而是以神话故事形式述说古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或英雄人物事迹。

《罗摩衍那》为印度叙事诗,相传系蚁垤所作。

今传本形式约为公元二世纪间所形成。

全书分为七卷,共二万四千颂,皆系叙述罗摩生平之作,《罗摩衍那》又叫《罗摩传》,是印度历史上最有名的两部史诗之一。

印度教的神祗多如繁星,一些歌颂大众神的事迹仍深入民心。

《罗摩衍那》和另外一部《摩诃婆罗多(Mahabarata)》就是代表。

在印度不记录历史的中世纪,它甚至就是历史。

这两部史诗之恢弘磅礴,足堪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比美。

这些传说,往往和宗教联系在一起,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广为流传,成为他们思想行为、道德观念的准则和生活的楷模。

8、关于文中的祷告:在宗教盛行的印度,绝大部分印度人笃信宗教。

印度人认为,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不信仰宗教倒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宗教在印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设有祭坛或祷告室。

祷告就是人与上帝倾谈,读圣经是聆听上帝对人说话。

许多人把祷告比喻作属灵的呼吸,圣经则是属灵的粮食,这两项都是灵命中必不可缺少的要素。

9、意象————-诗歌的意象是诗歌中借以表现思想感情的物象,可以是一种事物,也可以是几种事物一同来表现感情.都叫做意象.。

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

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中国古诗词意境的特点:①虚实相生②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诗词情景交融的方式: ①触景生情(先景后情)②寓情于景 ③缘情造景(先情后景)④借景抒情 ①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②缘情造景,景由情生 ③景语情语,情景交融。

④景略情在,直抒胸怀。

六、教学过程 (一)用饱含感情的语句导入(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

”) 1、20世纪初期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

政治上遭受压迫,经济上受到剥削,使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陷入贫穷、愚昧之中。

为了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位伟人应运而生了。

一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在人们的印象中,泰戈尔是以伟大的“歌手与哲人”的双重身份出现的。

他的作品本世纪初就已开始与中国读者见面,对中国现代作家如冰心、郑振铎、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早期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几十年来,泰戈尔一直是我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领略泰戈尔诗歌的艺术魅力。

2、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泰戈尔的诗歌来感受着伟大的母爱吧。

3、用歌曲《妈妈的吻》导入,让歌中深挚的倾诉拨动学生的心弦。

这是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曲,历经20年淘洗,唱在今天,仍是分外动人,恐怕就是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挚的倾诉。

这种情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这种情感也不会有地域的界限,这是人类共同歌咏的永恒主题。

有人曾用饱蘸童心之笔,尽情描绘了这种情感,抒写了一首首纯真诗篇,这个便是泰戈尔。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4、(播放歌曲《鲁冰花》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吗?谁能说说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学生回答。

(教师导入)是啊!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母子之情是全人类的共同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表达母亲和子女之间亲密情感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朗读感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与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 朗读,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
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

朗读中要做到: (1)循序渐进。

朗读诗歌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

因此,在朗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把握基调。

一篇诗歌反映的总的感情倾向即感情基调,朗读一篇诗歌的主要语调就是朗读基调。

要朗读好一篇诗歌,领会中心,首先就要把握好基调。

所以开始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把握诗歌大意及朗读基调,为理解诗歌作基础。

(3)体验情感。

在理解诗歌时,要注意讲解和朗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用情的读,深入的理解。

感受、体会其节奏和音韵的优美,体验其思想和艺术、情感的魅力,增强诗歌语感。

(4)教学中可以采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声轮读的方法,读出诗的气韵。

朱自清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朱自清匆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 *** 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蒐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蒐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
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蒐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

(学生介绍自己蒐集的资料) 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⑴注意“涔、潸”的读音。

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 *** 裸”等词语的含义。

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

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5、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谈话过渡: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

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注上你的感受体会,一会儿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

学生可能标画出以下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要点如下。

⑴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 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4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
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

c、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在学生感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朗读课文。

②可适时补充作家林清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去年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吗?教师也可以适时谈谈自己的变化,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③指导学生朗读: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 ⑵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①“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 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写作本文的1922年,一共是24年,八千多个日子。

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

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

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

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

②指导朗读: a、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⑴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 学生以读代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 ⑵体会写法: 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

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教学设计的反思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地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而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

  首先,能较好地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引背《长歌行》,并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的情感。

然后出示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写这篇文章前的一段话,让学生明白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已经意识到时光悄然逝去而无所作为,决心从今以后要珍惜时间,才写下了这篇《匆匆》。

最后播放《匆匆》 FLASH动画的配乐范读,形象的画面,舒缓的音乐,低沉的语调,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奠定了整节课那种淡淡忧伤的基调,学生在这种基调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其次,精心选用教学语言。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地抒发,心灵地倾诉和思绪地流淌,语言都很美,而这篇散文尤为突出。

因而在课堂上,我所使用的语言也尽量与文本一致,与课堂基调相符。

如:“读了这句话,你听到了作者在你耳边的低低絮语了吗?”“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来将无声无形的时间具体化了。

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它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一个又一个极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

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时间的.脚步。

”“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

  首先,盲目求全。

由于追求课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环节落到实处。

这篇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分二至三课时完成,但为了显现课堂的整体性,设计了一课时学完,确实密度很大,不够科学。

导致有些地方该拓展的不能拓展,该多读的不能多读。

如让学生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这部分是本课的主要环节,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在读中感悟、理解、领会,领会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拓展练习,但由于时间所限,匆匆结束。

  其次,交流不够。

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与文本交流的平台,而这种交流的引发还是离不开提问。

因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成为学生课堂交流的依据。

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在备课时,我采用了课前预习提示中的问题: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们看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

并且在学生确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后又追问: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本以为这个问题可以统邻全文,让学生充分交流起来,但在实际上课中,这种“提问”没有转化成“交流”,同学们没有动起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良久,觉得所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只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不能融会贯通地迁移、引导,导致师生交流不够充分,没能激发起学生地交流热情。

因而,问题的设计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学时机更重要。

  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学机智,是动态生成,为了不使每一节课匆匆而逝,我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