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文7篇

语文教案范文7篇(精选)

语文教案范文7篇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828啦分享最新好文章,本文出自828la实用文栏目:

  -一、基本情况分析:

  基本情况分析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述。

  二、教学目的:

  1、在拼音教学方面:学会复韵母,前、后鼻韵母,会读、会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乐意与人交谈,讲话要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

  3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4能理解日常用语的意思。

  5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情。

  6喜欢故事、看图书。

  7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8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开发。

  三、教材分析

  1、学前班语言教材主要是有仿编、续编和扩编的趣味故事、诗歌和图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大胆而清楚表达自己的预期目标,可以使幼儿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幼儿进入学习倾听、理解和使用规范性语音表达时期。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学生怎样地在集体面前大胆而清楚地叙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感受书面语言。

  3、通过活动延伸和活动建议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让幼儿有更多机会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以操练和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入学教育(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堂

  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老师非常欢迎你们。

  二.教师向同学们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1.按时到校上课

  2.学习用具准备齐全

  3.课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三.教学生正确的拿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1.教师示范拿笔方法,纠正个别错误学生。并进行正误比较。

  2.根据儿歌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头要正,身要直,眼睛离纸约一尺

  背不驼,腰不弯,胸口离桌近一拳

  食指摁,中指托,纸尖笔尖一寸远

  写字养成好习惯,身体健康字好看。

  3.要求学生养成讲究写字卫生的习惯,写出的字要求干净。

  四.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1.课下认真阅读课外书。认真听广播。

  2.大胆地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教师介绍学好语文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爱学语文。

  师:同学们,语文学科是你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掌握好这门工具,你就可以很好地学习其它学科。

  例如:学了语文,我们可以认很多的字,那我们就可以读很多有趣的故事了。学了语文,知道了每一句话的意思,我们就能很准确地解答数学中的应用题??学语文的好处多不多啊?!

  二.学好语文的方法

  认真地听说(说得熟练)

  仔细地读写(写得具体)

  所以学好语文必须多听、多读。

  三.认识班内的新同学

  1、请同学们自报姓名、年龄、家庭住址。

  2、同学自由发言,说说同学们在一间教室内听老师讲课,应该怎样做。

  四.练习认田字格,为学习新字做准备占格方法:

  田字格间临汉字

  充分利用横竖线。

  上下左右四个格

  看准位置照着练。

  大小要写八分满

  起笔位置是关键。

  学拼音

  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点: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教学难点:o、e的发音。

  第一课ao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4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3个单韵母。

  教学重点:读准a、o、e三个单韵母的音及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掌握“o”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教我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看图讲故事: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有一天,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a字歌aaaa,aaaa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oooo,oooo,它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了自己在溪水中的美丽的倒影,便不由主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来,它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呢!

  二、新授

  1:板书课题a、o、e

  2:学习字母a

  (1)问:图上画着什么?(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正在河边练唱“啊啊啊”,“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和辫子构成的图形a的形)。

  (2)发音方法:把嘴张大,读的声音要响亮。

  (3)掌握a的发声调

  üáǎà

  (4)学习字母标调歌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借助图画学习:汽车平走üüü,汽车上坡áá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车下坡ààà

  第二课时

  一:继续读a及a的四声调

  二:新授

  (一)教学单音韵母o

  (1)教师:“图上画着什么?”

  学生:“图上画着(公鸡正在喔喔叫)。

  教师:“喔喔叫”的“喔”和“o”的读音很像。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o的音。

  (2)发音方法:嘴半开半闭,嘴唇拢圆。

  (3)掌握“o”的四个声调

  ō?ǒ?

  (二)教学单韵母e

  (1)观图学音

  教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e的音,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2)指导发音

  (3)学习四声拼读。y?ta

  (三)学习a、o、e字形儿歌

  a、小姑娘圆脸蛋一根小辫右边扎她的名字就叫a

  o、清早起太阳照大公鸡喔喔叫

  e、一只鹅水中倒影像个e

  (四)指导书写。

  先让学生认识四线格,观察a、o、e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

  a占中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右弯,两笔写成。

  o占中格,从左上起笔,一笔写成。

  e占中格,从里面起笔,一笔写成。

  (五)扩展活动

  1、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2、跟着老师读一读,说一说

  ü阿姨好!

  á啊!你说什么?

  ǎ啊?这是怎么回事?

  à啊,多么可爱的小鸟!

  ō噢,原来是他。

  ?哦,她也会游泳

  ?哦!我明白了

  ?飞蛾额头

  t恶心

  a饿了,凶恶

  (六)作业

  每个字母写一行

  第二课iu?

  教学目标:

  1、学会i、u、?三个单韵母和y、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掌握i、u、?、yi、wu、yu的4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教学重点:iu?yw及yi、wu、yu的发音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读准i、u、?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韵母a、o、e

  二、新授

  (一)自主学习单韵母i、u、?

  看图说话,学习i、u、?的发音,认识形。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i、u、?的形,让学生仔细观察

  1、学习i的读音

  (1)指导读音i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

语文教案 篇2,828啦分享最新好文章,本文出自828la实用文栏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巴金在文中表达出来的情感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简介巴金)

  2家乡小朋友想念,都写信给他。今天,俺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小朋友的一封回信,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巴金给家乡小朋友的信》。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名读生字,提出难读、难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识记。

  3找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说说每个段的意思。

  三、精读第1段

  1指名读。家乡小朋友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小朋友们的话,你有何体会?(巴金爷爷对小朋友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四、精读第2、3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回信容易吗?自读课文第2段,找出有关句子

  (俺有病,写字困难,捏着笔手不听指挥……就是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短信也十分费劲,有时候在俺的手里一支笔会有千斤重)

  2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提起了笔,给家乡小朋友写信,这是为什么呢?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小朋友们的句子。

  3理解“俺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声音……”体会巴金思念小朋友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精读第4、5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为什么只把自身当作普通人?

  (俺们从巴金爷爷的简介中知道了他是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高尚的声誉)

  2巴金为什么而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不是……而是”来造句)

  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身的一生?

  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身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他人,而为他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巴金思索、追求,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他甚至还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

  5小结:巴金是有名作家,却把自身当作普通人、平凡人、老实人,他当时已87岁了,还在想着怎样为社会添光彩,怎样让生命开花结果,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俺们也要让自身的生命开花。

  6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敬重)

  六、讲读课文第6段

  1指名读课文,考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用亲切的语气读,把巴金爷爷对小朋友们真诚关怀的情感读出来。

  七、学习书信的格式

  1了解书信的格式。(称谓、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几个组成局部。

  八、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九、总结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正是这样不时地释放自身的能量,贡献自身的精力,巴金爷爷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向社会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附:板书设计

  巴金给家乡小朋友的信

  巴金 让生命开花结果

  为社会添光彩

  为他人奉献爱

  小朋友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语文教案 篇3,828啦分享最新好文章,本文出自828la实用文栏目: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读音,读准多音字“难”、词语“惬意”的读音。

  2、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尊严、惬意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这几个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尊严、惬意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这几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识尊严

  师:同学们,自古以来,“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 清廉、方正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这说明了这些人有骨气、有尊严。(引出课题《尊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有尊严的人——哈默。

  二、我会读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尊严 逃难 善良 朴实 款待 例外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瘦骨如柴

  2、我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我能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4、我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文中年轻人哈默的有关资料。

  三、讨论交流

  1、从对小伙子的`描述中你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按照“我认为他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谈谈你的看法。

  2、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3、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呢?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想。

  点拨

  1、对前3个问题进行点拨。

  2、我能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还能复述课文。

  四、品读感悟 思考尊严

  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这个年轻人与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三次对话,用心品词,体会人物品质。

  2、学生默读思考。

  (1)画出年轻人与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对话,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2)圈出描写人物动作、外貌、语言的词语,写一写,从这些词语中又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

  师:把你自学的体会与同桌分享,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一读,读出你的理解,二说,抓住重点词语谈你的理解,三思,把自己的思考与别人的思考融合。

  4、全班交流。

  师:思维的网络连接你、多、他,让我们共享大家的学习成果。

  5、学习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你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1)理解“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两个词是对年轻人外貌的描写,从这两个词中,我们准确地体会到这个年轻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以至于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身体消瘦到了极点。

  (2)这样饥饿的人当时会想些什么?

  第二次对话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① 理解:顿时、灰暗、喉结下下动了动

  (顿时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从灰暗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呀,刚刚点燃的希望顿时破灭了。喉结动了动,你体会到什么?咽口水,非常想吃,可他怎么做的?)

  ② 理解“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虽然失去,但仍坚定)不能不劳动,多么坚定,这是他的原则,从这些词语中,我们看到了他的饥饿,他的坚定。)

  ③ 学习描写杰克逊大叔的动作词语,“想一想”从中体会出什么?(杰克逊大叔在想什么?噢,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

  ④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次对话

  “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你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捶背吗?”

  (1)理解现在,体会年轻人的坚定,(现在写出了年轻人的急迫,坚定。”站”体会到了年轻人即将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食物欣喜的心理。

  ②理解“思量”,体会杰克逊大叔的善良。

  师:“哈默的真诚的语言,礼貌的行动,诚恳的态度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

  (师:这里的富翁,不是指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者数不清的金钱,而是拥有尊贵的人格魅力,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间的奋斗精神。)

  6、了解哈默。

  师:哈默正是有了这种,不依附于他人,自尊、自强的精神,所以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一起来读读。

  五、拓展延伸 理解尊严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教案 篇4,828啦分享最新好文章,本文出自828la实用文栏目: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给学生推荐赵丽宏的作品《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学习第三课《桃花心木》,我们知道林清玄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悟出了人的成长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4.指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3.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喜欢的句子,谈感受。

  三、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猜问激趣:老师在备课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可是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你们想知道老师思考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吗?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猜问,教师及时引导)

  2.教师根据学生猜问题的情况,提出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

  3.教师引导学生分成两方:一方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一方则认为则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

  4.分组学习:同组内观点不一致的同学先进行辩论,同组内观点一致的同学互相交流,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参与学生讨论,给予指导。

  5.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推波助澜,激化矛盾,引领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思考。

  ⑴具体观点归纳如下: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的:

  ①精彩之一――第一次顶碗时:“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②精彩之二――第二次顶碗时:“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③精彩之三――第三次顶碗时:”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④成功――尽管顶碗少年前两次的表演失败了,可是他没有被失败吓倒,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从“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可以感受到,观众也认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的,成功的。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的:

  ①少年前两次的顶碗表演时,由于没有把握好平衡,头顶上的碗两次掉下来摔碎了――“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②从观众的反应看出――“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观众对少年表演中出现的两次失误不满意。真正精彩、成功的表演,应该是一次就成功,而不应该是第三次。

  ③从少年表演失误后的表现看出来――第一次:“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二次:“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自主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管是赞成哪方观点,陈述时都要做到有理有据,“理”,即自己的观点,“据”,即从课文中寻找相关句子证实自己的观点。

  ⑶教师要在学生充分交流、辩论的基础上,适时引导:

  ①从表演的过程来看,顶碗少年的表演出现了两次失误,没有一次成功,的确并不精彩

  ②从顶碗少年在表演中所体现出来的不怕失败,面对两次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来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正是有这样的拼搏精神,他的第三次表演才取得了成功。

  ③如果,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获得了成功,观众欣赏到的就只是一次“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已。正因为顶碗少年的表演是在出现了两次失误后的第三次成功的,观众才不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且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看到一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观看过表演的观众,都可能“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四、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1.在学生找到课文中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论证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少年两次失误后的心理活动。

  2.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感受少年的心理活动。

  3.拓展延伸,想象说话(请学生任选一、两个话题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⑴“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学生找到这句后,教师要及时引导体会为什么一次杂技表演成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少年在与谁搏斗?这场搏斗何以惊心动魄?

  ⑵如果顶碗少年的第三次表演仍然没有成功,你觉得他该怎么办?是放弃,不再表演,还是继续表演第四次?如果你就是顶碗少年,你会怎么做?

  ⑶表演结束后,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会怎样采访这位顶碗少年?向他提些什么问题呢?

  ⑷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语文教案 篇5,828啦分享最新好文章,本文出自828la实用文栏目: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画,联系生活实际,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说清楚。

  2、能根据图画和题目要求,按时间顺序写一段句子通顺、连贯的话。

  3、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教学重点:

  根据画面的意思和讨论的提示,让学生写一段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话。

  教学难点:

  1、如何把每幅图画上画的事情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句子连贯,特别是第2幅图上没有明确的时间表示,该怎样与前一幅的意思连接。

  2、怎样正确使用动词,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写清楚。启发想像,根据画面推前想后,把一段话的意思写具体。

  课时安排:2教时

  第1教时

  〈一〉教学目标

  观察画面,看图讨论,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完成课后第2题。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5分钟)

  1、小朋友,今天早上你从睡梦中醒来后,做了哪些事情呢?能不能向大家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点击课件整幅图)对呀,我们每天很早起床,起床后要穿衣、叠被,又要刷牙、洗脸,还要吃饭、上学。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要在我们起床以后完成。那我们怎样把这些事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写下来呢?今天,我们就以《起床以后》为题,来说说早上的一些事情(板题)。

  二、初看图意,整体感知。(2分)

  1、出示三副图。

  2、请小朋友们看这三副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用一句话来说说每一幅图的意思。

  3、交流。

  4、你能给这三幅图排排队吗?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

  三、明确要求,指导练说(1分)。

  1、今天,我们就按时间顺序看图说说这三副图,并练习习作。

  2、请看这次习作的要求(点击课件)习作要求:

  A看图说说:(1)丁丁几点钟起床?

  (2)丁丁起床后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3)丁丁几点钟去上学?

  B、把三副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C、根据图意,按时间顺序说一段话,注意把句子说连贯。

  3、齐读要求。

  四、逐幅观察,指导连说。(26分)

  1、对照要求我们仔细观察每一幅图,说说画面的内容,也可联系你自己的起床以后的情景,说一说。

  (一)指导第一幅图。

  1、出示第一幅图,想一想:“谁几点钟起床?”、“起床后先干什么?

  2、交流。(丁丁六点半起床,起床以后,他先叠被子。)

  3、引导:丁丁怎么知道六点半到了,该起床了?丁丁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大家看录象。说一说。

  (丁丁听到床前闹钟的铃声,知道六点班到了,该起床了。丁丁想:天亮了,我要起床上学了。于是,他揉了揉眼睛,一骨碌地坐了起来,讯速的穿好衣服,戴上红领巾,熟练地叠好被子,收拾自己的床铺)

  为什么丁丁要自己叠被,他想到了什么?你可以联系你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他想到:小学生嘛,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何况我已经长大了,这些事不能再让妈妈来替代。)

  4、自己看这幅图,完整的说一说。

  说的时候你能用上这些好词好句吗?(点击课件)揉一揉眼睛一骨碌熟练清脆唤醒迅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指名说(2个学生)

  6、学生评议。

  (二)指导第二幅图。

  1、出示第二幅图。想一想丁丁在干什么?

  2、交流。

  引导:请同学们看录象,仔细看丁丁洗脸盆上放着什么?他在洗脸之前还做了些什么事?

  3、交流。

  4、你能用上这些优美词句把第耳2幅图的意思说一说吗?(点击课件)

  5、自己先练习说一说。

  6、指名学生说。

  7、师生评议。

  8、同桌互说。

  (三)、指导第三幅图。

  1、出示第三幅图,想一想:丁丁几点中去上学?你从那里看出来?

  2、交流。

  3、引导:丁丁上学之前还做了什么事?请学学门仔细看录象。(点击课件)

  4、交流。(1、仔细看看桌上的用具,他干了什么?

  (2、丁丁吃完早饭后,还会做些什么?

  (3上学去的时候会对家里的人说些什么?

  4、你能用上这些优美词句把第三幅图的意思说一说吗?

  5、自己自由练说。——指名说——师生评议——同桌互说。

  五、整幅图连起来说一说。(5分)

  1、你能把这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2、自己自由练说。——指名说——师生评议—

  4、刚才这位同学把三幅图很好的连接起来了,你注意到一幅图的意思跟另一幅图的意思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吗?我们知道这是按什么顺序排的三副图?(时间顺序)那应该怎样连接?

  5、交流。随机出示课件上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6、自己自由练说。——指名说——师生评议——同桌互说。用上老师提供的优美词句。

  六、小结,尝试习作。(1分)

  1、小朋友都说的不错,那你能不能把刚才说的给写下了呢?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2教时

  〈一〉教学目标

  拓展写作思路,独立作文,教师随机指导。

  〈二〉教学过程

  1、把3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5分)

  (1)自由说。

  (2)同桌说。

  2、根据图意,按时间顺序写一段话,注意把句字写连贯(18分)

  3、分四人小组交流、评议、修改(8分)

  4、挑好、中、差三篇全班交流、修改。(5分)

  5、修改、抄写。(4分)

语文教案 篇6,828啦分享最新好文章,本文出自828la实用文栏目: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电脑键盘上的字母来复习26个大写字母。

  2、复习和认识一些包围结构的汉字,并从中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3、通过“词语接龙”来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语海畅游”第一题“认一认,读一读”。

  2、复习和认识一些包围结构的汉字,并从中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

  1、“认一认,读一读”。

  2、通过“词语接龙”来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教具准备】

  1、大、小写字母表

  2、大、小写字母卡片若干

  3、电脑键盘放大图

  4、纸做的五间小屋子、字卡

  5、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已经去过很多“语文百花园”中玩了相信大家在里面一定玩得很开心,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今天我们到“语文百花园五”中去逛一逛吧!请跟我来。(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

  二、走进“字母宫”(学习“语海畅游”第一题)

  师:瞧,我们已走进“字母宫”了(出示课件——“字母宫”),我们来读一读题目。(生读题)

  1、出示大、小写字母表,学生按字母表的顺序齐读、指名认读。

  2、拍手唱字母歌。

  3、字母“找弟弟”。(手举大写字母卡片的同学到讲台上说:我的小弟弟在哪里?手拿相应小写字母的同学上去说:你的小弟弟在这里。)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4、出示放大的电脑键盘图,自由读、全班读、开火车认读。

  三、来到“生字屋”(学习“语海畅游”第二题)

  师:穿过“字母宫”,咱们继续往前走吧!前面就是“生字屋”了(出示课件——“生字屋”),咱们进去看一看。

  1、自由读一读这些生字,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

  2、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说)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4、生字找“家”。(贴出五间“小屋子”,“小屋子”上分别写有“广”“户”“囗”、“门”“走之儿”,让学生把手上拿的生字卡片贴到对应的“小屋”下。)

  5、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字有共同之处。

  四、勇闯“接龙阵”(学习??“语海畅游”第三题)

  师:咦!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课件“接龙阵”)

  1、哦,我们来到了接龙阵,那马上就要摆开架势进行接龙比赛了。比赛有什么规则哪?(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接龙”)。

  2、先在小组内进行练习词语接龙。(完成书本作业)

  3、出示“明、学”学生做接龙游戏。

  五、教师小结

  师:今天去第五座语文百花园里玩,玩得开心吗?我们小朋友在游戏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收获不小。明天啊我们再到百花园的其他地方逛一逛,你们会更有收获的。

  附板书设计:

  语文百花园五

  黑板上贴五座房子,房子里写上“广字旁”、“户字头”、“方框”、“门字框”、“走之儿”,让学生贴带有这些部首的字。

语文教案 篇7,828啦分享最新好文章,本文出自828la实用文栏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2、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爱护自然,学会保护自然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讲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一)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注意生字、生词,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1、字词过关检测,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ūn)鹏鹪鹩(jiāoliáo)蓬蒿(hāo)咫尺(zhǐ)

  狼藉(jí)相形见绌(chù)美味佳肴(yá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精巧:精细巧妙。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2、请几个学生谈初读文章的感受。哪几节,或哪一句不懂?可以让学生记下自己的有关问题,在下一环节中注意学习。

  (二)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品读第一节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

  问:第一节总起全文,谈到了全文的两个问题,请学生概括。

  参考答案:

  这一段总起全文,写了两层意思:人和自然相比人是个孩童,人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问:从第二节开始,到哪一节是谈的第一个问题?

  参考答案:到第七节。

  2、请学生范读读2——7节,读完后思考:

  (1)提示思考:如何认识人类的智慧?如何认识人类智慧的结果:重大科技成就?

  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反复思考。

  第二节,作者总的比较人类智慧是滴水,大自然的智慧如同大海。

  第三、四节,关于人类重大科技成就问题。

  第五、六节,作者推测人类不是有智慧的生物,也不是智慧生物。

  第七节,作者具体比较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

  (2)重点品读第七节

  “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用尽人类的全部智慧,恐怕也难以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那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3)人能否征服自然?人作得了自然的主人吗?

  讨论明确:人类永远都不可能征服自然,更做不了自然的主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

  (二)继续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请学生齐读第8——13节。读完后思考:

  如何理解“人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2、重点品读第八、九节

  (1)“为了”为什么加引号?

  (2)“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仅在于他会思维、能够进行理解以及有自我意识。”

  (3)“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

  3、重点品读第十三节。

  “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三)总结全文

  1、“敬畏自然”的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2、为什么要“敬畏自然”?我们应该如何敬畏自然?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人类却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其实,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要素。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四)质疑思辨:

  教师激趣: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

  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五)拓展研究:

  激趣:读着本文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可每一小组拟一条展示交流)

  参考:

  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合作,我们不应只求改变世界,而应力争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

  5、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齐读最后一段,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免责声明-- 《语文教案范文7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语文教案范文7篇》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语文教案范文7篇》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语文教案范文7篇》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语文教案范文7篇》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语文教案范文7篇》这篇文章828la309067。

【结语】:语文教案范文7篇(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语文教案范文7篇(精选)】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09067'></small><noframes id='828la309067'>

  • <tfoot id='828la309067'></t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