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

分类: 历史

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

司马光的诗

北宋一代名臣司马光除了在政治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外,其在文学上的才能也是不容小觑的。司马光在闲暇之余写下了大量的文学著作,体裁多样,文风严谨而优美。除却一些历史典籍以及散文,司马光在诗歌写作上也有一定的造诣。

《客中初夏》

《客中初夏》

司马光一生博闻多识,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较为著名的诗歌有《客中初夏》、《闲居》和《南园饮罢留宿》等,用词精巧,遣词造句间可见其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客中初夏》是一首七言绝句,司马光通过对初夏时节风景描写,用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客中初夏》整首诗描写了夏季风景特点,远景与近景相结合,实景与虚景相烘托,描绘出一幅夏日生机勃勃的景象。

《闲居》也是一首七言绝句,但整体风格与《客中初夏》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闲居》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萧条和凄冷。当时宋神宗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实行新政,而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政见相左无奈之下,司马光辞官回乡著书,这一走便是十五年。而《闲居》这首诗,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司马光由庭院中的野草,想到现在如日中天的实施新政的一派,不禁更加感慨。

《南园饮罢留宿》则是一首五言律诗,跟上面的两首诗相比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但其有着深刻的含义,引人深思。司马光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决不向他人妥协的意愿,以及一定会坚持自己的政见的决心。

司马光的名言

司马光除了拥有极其出众的政治才能外,他的文学素养也是极其的高。司马光一生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这些名言在今天看来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司马光肖像图

司马光肖像图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一句在现今的流传较为广泛,也是辩证才与德的关系。司马光认为一个人如果他单单只有德,而不在意自己才能的培养,那么这个人即使拥有一颗想要做好事的心,也是不会成功的;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那个人光有才,没有德的话,那么他既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只看他自己怎么想了。如果无德,而他的才能又较为出色的话,那么他可能做得坏事的概率就会越大。才与德,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除了上面的这一句,这句“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在现今看来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句话的大意就是与一个德行差的人交朋友,还不如跟一个没有什么天赋但积极努力的人交朋友。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德行差也会影响到身边的朋友,两人是相互影响的存在,所以选择朋友时要擦亮眼睛。

在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中,有一句“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司马光认为要学习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即使不能学习到,也要借鉴一下。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一个人的缺点,同时告诫自己要注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司马光的成就

被誉为一代名臣的北宋司马光,他为北宋这一王朝贡献良多,视北宋的兴亡为己任。那么,司马光的成就有哪些呢?司马光最主要的成就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二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

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先来说说司马光在政治上的成就吧。司马光在其二十岁那年就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了仕途。司马光曾多次向皇帝上书,提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建议。后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一气之下辞官回家。公元1085年即宋神宗元丰八年,宋神宗因病去世,其十岁的幼子赵煦继位,史称宋哲宗。因宋哲宗年幼,朝政便被当时的皇太后把持。皇太后一直都是反对新政一派的人,于是她召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司马光回朝主持大局。司马光不顾自己的年迈,毅然回朝接受任命。司马光上位后,立马废除了与新政相关的法律法规,然后恢复旧法。司马光日以继夜的工作,直至耗尽毕生的心血,于公元1086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司马光在学术上的成就,一直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先是主持编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是后人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司马光一生博闻多识,笔耕不辍,除了《资治通鉴》一书外,他还有其它许多著作。比如散文《训俭示康》、被称为《资治通鉴》的姐妹篇的《稽古录》以及《潜虚》等一系列文学著作。

司马光家训

北宋名臣司马光对其独子司马康一直都是精心教导的,《训俭示康》是司马光所写的一篇散文,同时也是他写给儿子司马康的家训。司马光家风严谨,其家训在现今看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北宋贤臣司马光雕像

北宋贤臣司马光雕像

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日益奢靡,人人都竞相攀比,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司马光对这种社会现象感到十分的焦急,他认为这种风气是会影响到年轻人的,会进一步腐蚀年轻人的思想。司马光为了自己的后世子孙能够避免这种恶习,于是写下了《训俭示康》这一篇文章作为家训,意在教育儿子及后世子孙们要勤俭持家,不能奢侈腐化。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的第一段中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先是说明自己一直都是不喜欢奢侈的作风,并交代了自己的家世,进一步说明勤俭持家是他们家的一贯作风。接下来,司马光用自己的事例来说明自己不好奢侈的作风。文章的第二段就是司马光感慨北宋初年与现在社会风气的不同,越来越多的人喜好奢侈,并做了详细的事例说明。文章的第三段则是对北宋初年的一些人物节俭的事例做了一个补充说明,进一步说明现在社会生活习俗的奢侈之风。在之后的文章中,司马光引经据典,说明节俭的重要性以及希望后世子孙一定要勤节持家。

在《训俭示康》中,司马光教育自己的后世子孙一定要牢记“俭朴”两字,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风。

司马光墓

司马光一共经历过四代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一生为北宋这一王朝呕心沥血,贡献良多。司马光除了政治上的贡献外,他在学术上也有着极大的造诣,主持编撰了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典籍。那么,司马光墓在哪里呢?

司马光墓

司马光墓

北宋名臣司马光的墓位于山西省夏县城北的鸣条岗,墓地主要有茔地、碑楼、碑亭、禅寺等几个部分构成,规模庞大。墓地里除司马光墓外,还有司马光族人的墓群,呈有序状排列。宋代时,为了保护司马光墓的完整和安全,在司马光墓前建造了一座余庆禅寺,里面现存一座明代的佛雕和宋代的一些碑文。这些碑文的内容对于研究司马光的生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即真宗天禧三年,是陕州夏县人。司马光自幼便非常的聪明,是当时有名的神童。司马光于公元1038年即仁宗宝元元年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了仕途。司马光先后担任过华州判官、开封府推官、起居舍人和同知谏院等职,最后官至宰相。在宋神宗年间,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政见相左,两人经常发生冲突。司马光后来更是一气之下辞官回家,这一走便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司马光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一书,这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等到宋哲宗继位后,朝政被皇太后把持。皇太后本就是反对王安石新政这一派的,于是她召司马光回朝主持大局。司马光那是已经六十七岁高龄了,但他毅然回朝主持大局。

--免责声明-- 《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这篇文章828la43176。

【结语】: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文学家司马光的诗赏析 司马光的名言是什么】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3176'></small><noframes id='828la43176'>

  • <tfoot id='828la43176'></tfoot>

      <legend id='828la43176'><style id='828la43176'><dir id='828la43176'><q id='828la43176'></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3176'><tr id='828la43176'><dt id='828la43176'><q id='828la43176'><span id='828la43176'><th id='828la43176'></th></span></q></dt></tr></i><div id='828la43176'><tfoot id='828la43176'></tfoot><dl id='828la43176'><fieldset id='828la43176'></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3176'></bdo><ul id='828la43176'></ul>